网站首页 商业秘密 专利 商标 版权 保密设备 知识产权 高新技术
首页 > 知识产权保护平台 > 知识产权服务 > 商业秘密 >

短信广告法律问题探讨(2)

发布时间:2015-05-29 14:04点击率:

  二、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一)存在的问题
  1. 短信骚扰问题
  “搞定十大美女,发短信AI到3355开始超时空浪漫爱情。”、“快快发送短信M到8188,相约联通倾城之恋,与全国百万会员同欢乐。”有不少手机用户反映,诸如此类的无聊短信,几乎每天都要收到,多的时候一天可以收数十条。有时候手机用户正在开会、工作、休息,手机铃声突然大作,打开一看却是垃圾广告。手机短信不同于其它媒体广告。电视广告不想看,可以转台;报纸广告不想读,可以只看新闻;而短信一是有声音提示,影响人的工作和学习;二是不及时删除信箱会装满,影响今后短信的正常收发。在某地有关部门做的随机抽样调查中,82%的用户表示很反感这些垃圾短信,10%左右的用户表示无所谓,只有8%的用户说它们确实对自己有服务和娱乐的作用。
  2.强迫交易、诱导订阅
  一是“免费服务”不免费。 一些网站提供能够免费发送短信的小软件,当用户通过这种软件发送短信时,对方手机会接到短信提示,称“可直接回复此短信”,当对方直接回复时,服务商不仅不会提供免费回复,反而会向回复方收取双倍的资费。 二是手机注册布满诱饵。 当用户在某些网站填写手机号码注册为用户时,网站通常会要求用户恢复确认号码,但服务提供商借此给用户悄悄订阅了某种短信服务,并每月收取一笔信息费。 三是“伪装”短信设圈套。“ 今天在哪吃饭,我在楼下等你” 、“好久不见了,还记得我吗?”、“五一到了,准备到哪里去潇洒呀?”一些服务提供商将短信伪装成了这些日常问候,如果用户直接回复,便会不知不觉被迫订购了某种业务。
  3.虚假短信
  目前通过手机短信进行“竞猜”的活动比比皆是。观众只需发送短信回答非常简单的问题或者猜测某项比赛的结果,就有“机会”参加抽奖,赢取上千元、上万元的奖品;许多竞猜已经演变为博彩性质的“押宝”活动。这些活动由于很少有公证机构参与,完全是组织方按照自定的程序、规则抽取中奖者;中奖的“概率”可想而知。2005年2月《浙江市场导报》载,台州市某房产经纪有限公司在销售“珠江?骏景高尔夫花园”楼盘时,利用手机短信向手机用户发布广告,内容为:“深圳全球最大高尔夫球场‘豪华度假公寓’年净回报8%首付20%,上市公司实力打造,开售热线:2519××,135168××。”该公司共发布短信信广告19673条。据当地工商部门查实,这则广告内容是虚假的。
  4.其他短信违法现象
  2005年高考将临之际,一些“魔咒短信”令家长和考生心烦意乱。短信称“如果将此
  短信转发××次以上,你(你的孩子)可进名牌大学;如果删除,将名落孙山。”收到短信的学生或家长,就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想法转发了。一转十,十转百,几何级数增长,让运营商大捞一把。一些违法犯罪的勾当也乘机“见缝插针”,通过短信发布淫秽、色情信息,或发布各种造假身份证、学历证书信息。更有甚者,贩卖包括枪支在内的“防身器械”、兜售毒品等信息也混迹其中。
  (二)原因分析
  垃圾短信、违法短信泛滥,究其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短信服务受利益驱动。 短信服务投入小,回报丰厚,巨大的商机使国内许多互联网站和其他信息服务提供商纷纷介入。运营商通常与上百家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者建立合作关系,构成了价值产业链。在合作者收取信息费的同时,电信运营商们也坐收渔利,“收入按运营商15%、网站85%的比例分配”,已是业内公开的秘密。一条短信1角钱看似不起眼,但几千万上亿的短信,带给运营商的收益是丰厚的。特别是每年元旦、春节、五一、十一期间,短信如潮涌,让电信运营企业和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者得到的经济利益更是不可低估。为确保既得利益和未来这些利益的继续实现,他们对短信是否违法,是否损害手机用户的利益,就难以兼顾了。
商业秘密网微信公众二维码
| 最新资讯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