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法务通常会把“公司”作为一个整体当作自己的客户。从公司法务的职能定位上看,这样认为无可厚非。但从处理案件的角度来看,谁有权决定案件的走向,比如是否可以和解、以什么条款达成和解,以及案件的预算、调解机制、证据开示环节这些问题,谁才是公司法务真正的“客户”。你需要某一个具体的业务部门、甚至是一个具体的人作为你的“客户”。同时,你需要和公司高管合作,一起去确定这位“客户”的合适人选,并在高管的帮助下,跨部门地与“客户”建立良好、紧密的合作关系。
如今,诉讼是一个高度公开化的过程。从准备应诉阶段,公司法务就需要识别案件中可能会涉及的敏感商业秘密,比如价格信息或者合同条款;同时,还要针对那些在案件进行过程中可能对公司声誉造成负面影响的因素做好相应准备。案件涉及的合同当中可能会包含一些保密条款,如果你认为原告已经违反了这些条款,比如在诉状中披露某些保密信息,那你应该尽快向法院申请保护令,以确保包含这些信息的文件不会被对外披露。对于保密信息一定要时刻绷紧神经,而外聘律师在这方面往往无能为力。
这份清单的目的只是帮助刚刚收到诉状的公司法务在做应诉准备的初期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当然,在这份清单之外,还有很多需要公司法务考虑的细节,比如案件的成本/预算、是否提起反诉、是否需要在法务部内部成立针对这起案件的项目组等等。
最后,最重要的是——不要慌!对于所有商业公司来说,诉讼几乎不可避免。在公司发展到某一个阶段的时候,诉讼就必然发生。当它真的发生的时候,你应该抓住机会挺身而出,并成为处理案件过程中最冷静客观的中流砥柱。